达安基因陷入20年内最大亏损

Thomas 54 0

达安基因日前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期内存在巨额亏损情况。期内,该公司实现营收8.53亿元,同比下降27.76%,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9.25亿元、8.23亿元,同比下降983.98%、126.11%。

这是达安基因近20年来的最大亏损。截至3月31日收盘,达安基因报5.87元/股,跌3.14%,最新市值82.38亿。

此前,在1月底,达安基因发布业绩预告之际,已总结了四点原因来说明公司2024年的业绩变化状况。这其中包括:联营企业亏损、应收账款坏账导致大额计提、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内,达安基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合计4.8亿元,其中应收款项计提超4亿元。另外,达安基因也提及,2024年内,受市场需求减少及价格调整影响,公司营收减少,归母净利润较同期也下降。

在此前的2023年,达安基因已出现过扣非净利润的亏损,系企业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前述信息意味着,达安基因在新冠时期的2022年迎来业绩巅峰之后,依旧处在调整期之中,且缺乏改变的有效手段。

达安基因是国内老牌体外诊断企业,全称为“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覆盖临床检验试剂、仪器和配套耗材,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从更长的时间跨度看,达安基因曾是国内最先独立研究并成功开发荧光定量 PCR 检测技术的公司。但是,在长期“吃老本”的发展路途中,企业已逐渐掉队。

新冠疫情之前,达安基因的扣非净利润常年在大几千万的水平,但不同年份变化较大。公司营收在2014年破十亿,但在2015年、2016年短暂增长后又在2017年-2019年期间快速回落。

新冠疫情期间,达安基因在2020年-2022年创收53.41亿元、76.64亿元、120.46亿元,相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为23.67亿元、35.37亿元、51.81亿元。从业绩上观测,该公司的营利波动一直不小。

从产品储备上来看,达安基因已获批了数量相当庞大的各类检测试剂盒,但由于同行竞争加剧,此类业务长期受降价压力。也就是,达安基因的业绩增长一直是个问题。

早在2016年,达安基因就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出,受“普及量增加与国家有意识地降价”的影响,其产品价格降低会是一个必然趋势。在2024年9月,达安基因又表示,相比2019年,公司期内的分子诊断产品出库量显著增加,但目前大部分产品价格与之前相比显著下降。通俗理解便是,曾经是“香饽饽”的领域在挤进太多玩家之后,产品难以维持原有价格体系。

另在产品近年的产销量方面,达安基因的2024年度年报显示,该公司期内的生物制品业试剂类(盒)无论是销售量还是生产量较同期都下滑80%以上。这一数据变化也提示了,在市场竞争中,达安基因的产品是否依旧被市场需要、是否具备持续的市场竞争力也有风险。

然而,在持续的产品降价和竞争压力中,和同类公司相比,达安基因寻找的“第二增长曲线”堪称“不走寻常路”。

自2016年起,在体外诊断板块之外,达安基因就建立了金融服务作为自己的另一部分营收来源。2018年,达安基因的金融服务创收超8800万元,占比6%,是该项业务发展的鼎盛之年。不过,在2023年和2024年,这项业务都缩水至3000万元的规模。

在2024年11月,对于金融服务业务,达安基因回应称,此项业务系为产业孵化而建立,能提供小额资金服务,它配合的是该公司“创新链-企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的产业链发展战略。另外,达安基因表示,目前公司坚持聚焦于主业,前述业务已缩减。

另外,达安基因的股东和管理层也在近些年出现过较大变化,期间也包括了一系列权力纷争,它可能也导致了达安基因没能集中精力发展业务,进一步拉大了和同行的差距。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2023年是达安基因新控股股东与管理层正式掌控公司的首个完整财年

追溯企业发展史可知,2020年7月,在校企划转的浪潮下,广州国资委旗下广州金控成为了达安基因的新实控方。大约两年后,2022年5月下旬举行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换届选举暴露了新控股方与旧管理层之间的矛盾。

当时,达安基因原总经理周新宇、原董秘张斌和原党支部书记黄珞三人落选非独立董事,但另外三名由广州金控提名的非独立董事候选人薛哲强、韦典含、龙潜则全部当选。

企业2024年度年报显示,薛哲强为达安基因现任董事长,韦典含为现任副董事长,龙潜为董事。另外,董事张斌是该公司董秘兼副总经理,黄珞是公司总经理。从企业现状来看,新的控股股东和管理层依旧需要回答如何带领企业走向发展之路的问题。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